近两年中国体育总产量屡创历史新高,连年蝉联世界第一,体育大国的地位已毋庸置疑,但离体育强国的目标依然道路漫长。世界油漆 与体育工业协会发布的全球十大体育品牌公司2012年度报告显示,中国体育企业无一能跻身十强。技术水平、人才质量、管理经验、品牌建设乃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,中国体育企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显而易见。其中,体育产品标准方面的缺失,已愈发成为行业健康发展、由大变强的短板与掣肘,引起了越来越多业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。
有人说,“三流企业做产品,二流企业做文化,一流企业做标准”。不论你是否认同,体育巨头通过标准的制定和掌控,取得了更多的市场话语权,是不争的事实。如日本体育行业协会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基准设定在1%以下,为全球最高标准,标准的“高墙”让我国体育产品只能望标兴叹,更遑论在国际市场与其一决高下。
早些年有专家预言,外企挤占中国市场的策略是:先抢国企的人才,再抢稀缺的资源,而后制定游戏的规则即标准。此后的事实验证了这个推断。一些一流外资体育企业融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于一体,抢夺体育产业各个领域尤其是高端、新辟领域的发言权;通过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标准,并尽力维护有利于自身的标准体系,演绎并延续着强者恒强的神话。
反观我国在国际体育标准方面的
作为,实在是乏善可陈。唯一的亮点是,我国提议并负责起草了国际玩具体育标准。这是我国体育业牵头制定的首个国际标准,是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升级为国际标准的成功范例。由此可以看出,只有集中资源、人才、技术等优势,做成了别人没有或者做精了别人已有的某类产品,并主导制修定相应的标准规范,成为各方信服的领头羊,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。
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在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,大体表现为:一是标准的制定实施与产品的发展脱节太多,产品都冲出去一大片了,标准还停留在十多年前的水平,有的甚至无标可循。如杀菌、防霉体育品种近年来新增不少,但相应的标准却依然是空白。二是标准的国情针对性不够。如《合成树脂乳液外墙体育》国标中没有涂层耐沾污性技术指标的要求,而我国环境污染较为严重,外墙乳胶漆因耐沾污性差而影响了推广和使用。三是标准立项审批多头管理,利益作祟,对标准执行情况的跟进监管力度不够,给了一些无良企业过多的市场生存空间。四是囿于认识上的误区,有些企业标准甚至低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,无形中降低了体育市场的门槛。五是一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、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体育产品,相应标准却长期缺位或更新缓慢,而这也是造成产品市场鱼龙混杂的缘由之一。凡此种种,不一而足,说明我国体育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绝非一日之功,路漫漫其修远兮。
好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问题,并着手寻找出路。笔者以为,政府部门、行业组织、科研机构和体育企业应该联手努力,多一份健全中国体育标准体系的勇气和担当,与时俱进地去修订原有标准,填补标准空白,加快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,让标准助力中国早日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。